“鄰里幫”,互幫互助增進感情;“鄰里樂”,互動游戲增添樂趣;“鄰里評”,最美鄰居身邊榜樣;“鄰里親”,志愿服務情暖社區(qū);“鄰里夸”,互夸互贊道出幸?!缃瘢沂信e辦的“鄰里節(jié)”,已經成為凝聚鄰里溫情、構建和諧鄰里關系的橋梁紐帶。
遠親不如近鄰,千金難買鄰里情。
近年來,我市通過舉辦“鄰里節(jié)”等活動,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走進百姓生活,不僅提升了群眾文明素養(yǎng)、豐富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,更展現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帶動引領和社區(qū)居民安居樂業(yè)、互幫互助、好人輩出的生動景象。
從“家風”到“世風” 涵養(yǎng)好風氣
良好家風,不僅蔭澤后人、家族成員終身受益,也影響著社會風氣。當涂一中高級教師夏傳壽退休后反而更忙了,在外熱心投身公益活動,在家始終相敬如賓;特別是老伴患上癌癥后更是不離不棄,用愛幫助她戰(zhàn)勝病魔。
夏傳壽一家三代溫馨和睦,相親相愛,遵紀守法,愛崗敬業(yè),深受同事、同學、鄰里和社會的好評,先后被評為首屆全國“書香之家”、全國“最美家庭”。夏傳壽說:“家庭和睦,也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?!毕膫鲏鄣闹渭依砟钜灿绊懙阶筻徲疑?,其所居住的當涂縣姑孰鎮(zhèn)東大社區(qū)也呈現出一派書香好風景。
一個好家風,能影響幾代人的成長。
在“中國好人”王平的家庭里,積極進取、樂于助人的家風同樣根植每個人心中。2004年下崗后,王平本人沒有氣餒,堅信“天道酬勤”,在社區(qū)及好心人的支持下,開了一家太陽能熱水器維修店。經營過程中,王平發(fā)現小區(qū)有很多空巢老人、殘疾人,他們子女都不在身邊,遇到修水管、換燈泡等問題,就很麻煩。于是,王平義務為社區(qū)的獨居空巢老人、殘疾人免費維修水管、換燈泡。當鄰居夸獎他時,他總是說,“我母親從小就教導我,老天鼓勵勤勞的人,要孝敬一切可以孝敬的人。”正是在好家風的熏陶下,王平先后被評選為“安徽好人”、“中國好人”等。
從“守望”到“互助” 幫你搭把手
佘家全是當涂縣護河鎮(zhèn)青山村佘家村村民組組長。自從開了一家五金門市部后,他的手機號成了村里的“小熱線”,村民家中有啥物件壞了都會打他電話。而佘家全也定下了一條規(guī)矩:給老年人上門維修水電,只收最基本的材料費,不收上門費和工時費。有一天夜里,一位老人家中水管裂了,一直等到早上6點多才打電話。佘家全接了電話后立即趕去,安裝新閥門、換下破裂的管道,不到半個小時就修好了水管,并幫老人將家中的積水排出。在佘家全的帶動下,村里越來越多的好鄰居涌現出來。
像佘家全這樣的熱心“鄰里幫”在馬鞍山還有許多。
花山區(qū)東苑社區(qū)退休黨員張國霞、徐志桂等組建了“霞光志愿者服務隊”,每天對重點服務的老人進行走訪,關注老人身體和家中安全狀況。通過“鄰里幫”,讓整個社會成為守望相助的大家庭。
從“陌鄰”變“睦鄰” “鄰”聚有溫度
今年,雨山區(qū)對半山花園社區(qū)小河西小區(qū)的危房實行搬遷改造,但有一戶居民,因家中兄弟姐妹對房產分配發(fā)生矛盾,一直拒絕簽字搬遷。為此,半山花園社區(qū)“圓桌匯”尚法志愿者走進這戶家庭做糾紛調解工作,并提供法律援助,順利解決了其家庭矛盾,簽訂了搬遷協(xié)議。
日前,和縣華陽社區(qū)一戶居民在遛狗時,由于沒有牽繩,寵物狗將路過的鄰居咬傷,雙方發(fā)生了爭執(zhí)。經過社區(qū)干部的調解,雙方原先抵觸的情緒得到緩解,遛狗者也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和后果,不僅全額支付醫(yī)藥費,還主動承認錯誤,登門道歉。
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如今也成為“鄰里節(jié)”活動的重要內容,通過這個互動平臺,讓更多的社區(qū)居民走出家門融入家園,讓熟悉的陌生人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。
記者 任德玲 通訊員 李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