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三十八個教師節(jié)到來之際,2022年“最美教師”先進事跡向全社會發(fā)布。今年“最美教師”推選“最美太空教師”中國航天員中心特級航天員王亞平為特別致敬人物,她先后3次為中小學生太空授課,為青少年種下了夢想的種子!讓我們一起來聽王亞平講述她兩度飛天圓夢、站上“太空講臺”的精彩故事。
太空授課 播種夢想
■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 王亞平
那一刻,我仿佛聽到花開的聲音
我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航天員王亞平。作為“太空教師”,能夠3次站在“太空講臺”,和大家分享科學的樂趣與奧秘,我感到特別滿足與欣喜。和同學們一起“天地連線”的短暫時光,將成為我未來人生道路上極為珍貴的回憶。
成為一名教師,曾是我兒時的夢想。記得上小學時,語文老師會給我們講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;數(shù)學老師會把枯燥的數(shù)字編進神奇的童話;體育老師是學生們的最愛,因為她會帶著我們在學校操場上奔跑玩?!?/p>
美好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,玩著玩著,一不小心我們就長大了。到了中學,開始接觸到深一點的知識了。老師能把深奧的物理化學知識,深入淺出地講給我們聽。那時候,我們仿佛能從一個簡單的鐘擺定律或一個化學反應中,窺到一點科學的奧秘,發(fā)現(xiàn)宇宙的美麗。
看著講臺上侃侃而談的老師,我由衷地羨慕,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站上講臺,將我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。老師,這個神圣又美好的職業(yè),承擔著傳播思想文化的重任,在人類社會發(fā)展中起著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。這個“教師夢”,我一做就是十幾年。
高中畢業(yè),我有幸成為一名光榮的空軍飛行員。飛上藍天的同時,我與夢想中的講臺距離越來越遠。后來,經過層層選拔,我入選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。毋庸置疑,能成為一名航天員飛上太空,是令人喜悅的。不過,我也隱隱感覺自己今生再也無緣那個“教師夢”。誰知,命運之神再次向我招手,給予我實現(xiàn)夢想的機會。
2013年,入選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后,我得知自己即將能在太空給全國中小學生上一課時,我激動的心情無法言喻。當老師,這個魂牽夢縈的夢想終于要實現(xiàn)了!那一刻,我仿佛聽到花開的聲音,又仿佛有輪明月照進心房,那么清澈,那么明亮。
想象一下,上課前,同學們用稚嫩的聲音喊出“老師好”“老師辛苦啦”;上課后,孩子們揚起天真的臉龐,一個接一個向“王老師”提問……這些都曾是我兒時最期待、最羨慕的畫面。我內心仿佛涌起翻滾的波濤,等待圓夢那一刻的到來。
攝像機另一端,是成千上萬雙渴望知識的眼睛
每個人一生中,都會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,每個第一次都意味著未知和挑戰(zhàn),會或多或少給我們啟迪。對于一個從來沒有站上過講臺的人,第一次當老師的經歷讓我至今記憶猶新。
太空授課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第一次在軌開展的教育應用類任務,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第一次面向全國、全世界開展科普教育活動。
使命,史無前例的光榮;責任,也史無前例的重大。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肩負這樣一個神圣的目標出發(fā)了,我的內心充滿興奮和期待,同時又非常忐忑。
2013年6月20日,真正太空授課那一天終于到來了。雖然站在天宮里的只有我們3名航天員,面對的只是一個攝像機,但是我知道,在攝像機的另一端,有成千上萬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正注視著我。那一刻,我感覺無比神圣和自豪。我為自己能夠站在千千萬萬中小學生面前而自豪!
那次太空授課任務非常圓滿,每個實驗演示都很成功。從耳機里,我清晰地聽到同學們驚訝又開心的笑聲,也聽到課堂里爆發(fā)出雷鳴般的掌聲。夢想實現(xiàn)的瞬間,我覺得不管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都值了。因為,課堂上孩子們的歡笑和掌聲是最好的回報。
第一次太空授課很快就結束了,沉浸在課堂中的我意猶未盡,同學們也回味無窮。我似乎聽到有孩子在問:“還有嗎?還有嗎?我還想看,太空太神奇了……”
“王老師”這個稱呼,成為我完成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中最大的收獲。能夠以老師的身份,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下航天夢想,開啟他們的追夢旅程,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欣慰。
“飛天夢永不失重,科學夢張力無限?!边@句話深深地扎根在每名學生心中。也許是對我“大力神功”的驚嘆,也許是對用牛頓定律測量質量充滿好奇,也許是被水膜實驗呈現(xiàn)出水的無限張力所吸引,也許是對太空里高速旋轉的陀螺著迷……第一次太空授課科普教育活動,激發(fā)了廣大中小學生對宇宙空間的向往、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,讓他們逐漸走近航天、了解航天,也更加熱愛航天。
如今,當年那些小朋友有的已進入大學,甚至走向社會。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保持著對航天的熱愛,有的還成長為航天戰(zhàn)線上的一員。
2019年,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王楠給我寫了一封信。作為當年聆聽太空授課的第一屆“太空班”學生,她高考后選擇了航天相關專業(yè)。她在信中說:“或許您不知道我是誰,但您早已成為我追夢路上向往的光?!焙髞?,王楠研究生畢業(yè),成為一名航天人……王楠追光逐夢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,像她這樣熱愛航天、投身航天事業(yè)的孩子還有很多。
我還要感謝世界上首位“太空教師”芭芭拉·摩根女士。作為中國首次、世界第二次的太空授課主講人,開講前夕,我收到了她的來信。信中,她表達了對我們的問候和祝愿,并對太空授課給予熱切的期盼和鼓勵。
首次太空授課圓滿成功,獲得媒體的盛贊:“舉重若輕的太空授課,不僅展現(xiàn)了我國的科技實力,展示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幽默,更播下了探索未來的火種?!?/p>
透過他們清澈的眼神,我看到了漫天星辰
太空,不只是所有小朋友神往的地方,也是所有航天員一直奔跑的方向。
時光飛逝,第一次太空授課已經過去9年。這9年里,我一直熱衷科普,熱愛與太空科學有關的點點滴滴。和同學們一樣,我不斷學習、沉淀、積累,期待與同學們再次相約太空課堂。
太空授課給予我的收獲太多了,它讓我和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緣,讓我返回地面后仍然有機會和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。從那些純真可愛的目光里,我感受到孩子們對太空的向往、對未知世界的渴求;從那些五花八門的異想天開和奇思妙想中,我發(fā)現(xiàn)孩子們身上無窮的想象力。
一位教育家說過:“科學最偉大的進步是由嶄新的大膽的想象力所帶來的?!焙⒆觽冞@種想象力,不正是祖國未來科技發(fā)展的希望嗎?
我常常會想,是什么讓我對“太空教師”這個稱呼如此著迷?是什么讓我對太空科普無限眷戀?慢慢地,我找到了答案:是神秘美麗的太空家園,是張力無限的科學夢想,更是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。透過他們那清澈的眼神,我分明看到美麗的太空,還有那數(shù)不過來的星辰。
入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后,按照任務安排,我將繼續(xù)為孩子們傳授太空知識。我的心情一如當年那般不平靜:
——有激動,因為自己又能以“太空教師”的身份,和孩子們在太空相見。
——有遺憾,因為這次課上,第一堂太空課上那些同學已經“不當孩子好多年”,他們是否會與新的太空課堂失之交臂呢?
——有幸運,因為這次太空授課可以讓更多孩子認識太空、了解太空,發(fā)現(xiàn)科學的魅力。
——更有期待,期待這次授課能夠讓更多孩子熱愛航天、走近航天,讓我們相識于航天科普,也能在航天事業(yè)里彼此遇見。
第二次走上太空講臺,我感到自己更加自信、從容。隔著屏幕,注視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目光,我渾身充滿了力量。我總覺得,在這段師生緣里,我才是最享受、受益最多的那一個——因為這些孩子,我感覺自己還是青蔥歲月里的那個我;因為這些孩子,我感覺再苦再累都有一股溫暖的力量支撐著我;因為這些孩子,我甚至祈望未來每一天都像這一刻那么幸福。
再次夢圓,我做到了更好的自己
在中國空間站的太空授課,相比之前,有許多“硬件”和“軟件”的改變。
空間站的課堂與天宮一號的課堂在很多地方不一樣:天宮一號的課堂,我只能聽到地面課堂傳來的聲音;空間站的課堂,我不但可以聽到地面?zhèn)鱽淼穆曇簦€可以看到清晰的畫面。
作為“太空教師”,我也在改變。受益于時間的沉淀、知識的積累,在嶄新的太空課堂上,我感到自己的內心更加充盈。
2021年12月9日下午,在太空課堂上,我和搭檔葉光富展示水膜張力實驗時,用到了一朵小紙花。那朵綻放在水球里的粉色小紙花,是我和女兒一起在地面折的。那朵花在實驗中綻放得那么絢麗,如同我愿景中女兒瑰麗的未來。就在2022年9月,她將迎來一個人生新階段:成為一名小學生。我想讓那朵美麗的小花告訴女兒,未來求學路上,會有許多美好等待她去尋找;我也想通過那朵綻放的小花,告訴所有青少年朋友,只要播種夢想,一定會收獲希望。
科學是浪漫的,也是神奇的??茖W之美讓人流連忘返,要看你能否樂在其中。太空的美妙之處在于它可以展示地球上無法看到的景象,能夠揭示地球上無法揭示的科學奧秘。比如:“點水成冰”的水球、拉不斷的液橋、分不開的水和油等。這些看似簡單的物理化學現(xiàn)象,解釋起來大家都明白,但想要成功演示出來,還是要頗費一些腦筋。
比如太空冰雪實驗,授課時同學們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畫面:一個小水球懸浮在空間中,我用手中的毛根輕輕一點,水球瞬間結冰,變成發(fā)熱的“冰球”。這是化學領域一個常見的結晶現(xiàn)象:常溫下,過飽和乙酸鈉溶液非常不穩(wěn)定,一顆小小的灰塵,都可能誘發(fā)結晶。不過,想要完美呈現(xiàn)“點水成冰”的神奇效果,難度非常大。
也許大家不知道,這個備受歡迎、充滿神奇魔力的實驗差一點半路“夭折”。演練過程中,狀況百出:一是帶上去的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很少,每次飛行任務載荷幾乎嚴苛到克級,我們沒有太多演練的機會;二是我們第一次在太空演示這個實驗,什么意外情況都可能出現(xiàn)。
為了完成“冰雪奇緣”實驗,我們天地協(xié)同,做了多個預案。可是,幾次演練實驗都失敗了。當大家?guī)缀跻艞墪r,我用“不到黃河心不死”的執(zhí)著,堅持完成這個實驗,并把每一個可能出現(xiàn)的特殊情況都做好預案。
2022年3月23日下午,作為“天宮課堂”第一個出場的太空冰雪實驗,提前出現(xiàn)結晶的狀況,讓我們措手不及。我們并沒有慌亂,冷靜地解決了問題,及時進行補救。最后,我們給屏幕前成千上萬中小學生圓滿呈現(xiàn)了“冰雪奇緣”的太空首秀。
除了展示有趣的物理化學現(xiàn)象,我們還把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和奧運精神植入其中。扎染,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紡織染色工藝之一。別開生面的扎染展示,讓這項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國門,飛向太空。傳統(tǒng)文化與現(xiàn)代科技在我們手中完美融合,格外令人自豪。我們做出的成品很驚艷,扎染作品藍白相間,淡雅純凈,有一種清新自然之美。藍色和白色的組合也像極了我們在太空看到地球呈現(xiàn)出的顏色。
在“天地共迎奧運盛會”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,我利用化學反應制作出“奧運五環(huán)”。原料并不復雜:一塊鑲嵌著五環(huán)的透明板、3種不同的無色溶液、3種酸堿指示劑,再加上幾種其他溶液。在我們操作下,藍色、黑色、紅色、黃色、綠色,“奧運五環(huán)”的顏色依次完美呈現(xiàn)。太空失重條件下,“奧運五環(huán)”自由地飄浮起來,讓我們在中國空間站感受到濃濃的冬奧氣息?!案?、更快、更強”的奧運精神,與我們航天員不懈奮斗的精神氣質不謀而合。
太空授課不僅形象生動地還原了課本上的物理化學知識,還將文化、藝術、體育等多重元素融入其間。太空授課的成功蘊含著這樣一個道理:科學知識的力量和美的力量一直在我們身邊,只要我們有雙求索的眼睛,只要我們心中對未來充滿渴望,就能發(fā)現(xiàn)這種力量。
就像《奔跑》這首歌里唱的那樣:“隨風飛翔有夢做翅膀,敢愛敢做勇敢闖一闖……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……”
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中,只要孜孜求索,所盼勢必皆可期,所求定會皆所愿??茖W的美,或許就在于此。
夢想延續(xù),讓我們相約未來
2013年6月,第一次“天宮課堂”,全國有8萬所學校、6000多萬名學生同步收看;2021年12月,中國空間站第一次授課,不到一天時間里,全網相關報道的點擊量已經達到21.1億次,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我們的太空課堂;2022年3月,中國空間站第二次授課,僅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就超過10億次,被網友譽為“科普太空版,直播天花板”。
太空授課后,我收到許許多多小朋友的來信——
“王老師,是您給了我夢想,而我會像毛毛蟲一樣,慢慢地爬向樹的頂端??傆幸惶?,我會爬上去,像您一樣,變成一只蝴蝶,飛向太空,實現(xiàn)夢想?!?/p>
“王老師,我一定會好好學習,將來也要當一名航天員,去探索美妙的太空,做一個對人類、對國家有用的人。”
“我們知道了,飛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(xiàn)的,航天員要經過長期艱苦卓絕、堅持不懈的訓練,才能長出飛天的翅膀……”
太空授課仿佛一場潤物無聲的春雨,染綠了大地,滋潤了無數(shù)孩子的眼睛。太空授課又像一陣暖暖的春風,溫柔地吹向田野。無數(shù)綻放的蒲公英帶著一朵朵白色的小傘,如同一顆顆航天夢想的種子,隨風輕盈飛舞,飛向希望的天空。無論落在哪里,種子都會生根發(fā)芽,來年又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蒲公英花。
太空授課活動,在許多同學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,未來一定會伴隨他們一生求索。在備課授課過程中,我也受到一次次科學知識的洗禮。太空探索永無止境,更多更神奇的科學知識需要我們一起去發(fā)現(xiàn)。
雖然太空課堂下課的鈴聲已經敲響,我也已經回到地球,但是科學知識的傳遞永不休止。心有凌云志,手可摘星辰。所有的未知,都值得去探索。所有的局限,都可以被超越。我期待著,萬千學子在今后學習中,立少年凌云志,做腳踏實地人。
太空授課為同學們播種了夢想,也為我指明了未來奮斗的方向。在載人航天和科普教育事業(yè)里,我會竭盡所能,把太空科普教育與航天事業(yè)融為一體,永遠做孩子們心中的“太空教師”。
當然,太空授課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和深遠影響,和乘組每名航天員的努力分不開。記得第一次太空授課后,指令長聶海勝、攝影師張曉光和我熱淚盈眶,我們的手緊緊牽在一起。我們?yōu)槟芄餐瑘A滿完成這樣一個大任務而興奮著、感慨著、激動著。這次空間站任務中,指令長翟志剛和航天員葉光富與我多次磨合,配合非常默契,兩次太空授課順利完成并呈現(xiàn)出各自獨特的風采。
我們太空課堂的內容越來越豐富,離不開地面保障團隊的大力支持。從課程設置到腳本撰寫,再到切磋演練,科研保障人員付出大量心血。為完成系列太空科普活動,航天員系統(tǒng)總設計師黃偉芬付出太多心血。前期繁重的工作和大量的溝通,讓她嗓子疼得說不出話。即便如此,她還堅持細致推敲太空授課的每一個細節(jié)。
載人航天是一項系統(tǒng)工程,具體到太空授課也是如此,必須啟動集體智慧,發(fā)揮集體力量。太空授課時長有限,但它輻射和映照出的精神內涵是無限的。希望更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,能培養(yǎng)團結協(xié)作精神,充分發(fā)揮團隊力量,使每個人都受益,從而站得更高,看得更遠,走得更穩(wěn)。
在后續(xù)空間站任務中,我們會通過建設科普教育基地、征集中小學搭載實驗、航天員在軌授課、天地互動交流等多種形式,深入開展科普教育活動。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,一定會讓更多人走近航天、熱愛航天。
隨著中國空間站實驗平臺日臻完善,相信未來的太空課堂一定會更加精彩。我們相約下一次課,不見不散!
部分資料來源:解放軍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