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國互聯(lián)網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對5月網絡謠言進行了梳理分析。網上數據監(jiān)測和網民舉報顯示,當月網絡謠言主要集中在涉公共政策、社會民生、科技與健康等領域,一些不法分子或假冒官方編造謊言實施詐騙行為,或杜撰事實博眼球蹭流量,或傳播偽科普誤導公眾認知,擾亂公共秩序、造成不良影響。
假冒官方行騙斂財。5月以來,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造“紅頭文件”、虛構官方項目等方式,打著“領取補貼”“投資項目”“發(fā)放國債”等旗號,設置騙局,實施詐騙。如冒充國家部委發(fā)布“掃碼可領‘2024年個人勞動補貼’”郵件,偽造“官方”小程序或網站,騙取錢財;打著國家工程或項目的幌子謊稱“‘藏水入疆’工程將于9月正式開工”“新疆5G機站管網線路預埋項目施工”,發(fā)布所謂投資項目帖文,誘騙投資;假借財政部發(fā)行國債之名,偽造“紅頭文件”,聲稱“收到‘國債發(fā)放通知書’便有機會申請?zhí)峥?88萬”,誘導轉賬。此外,還有人造謠稱“文旅部門幫某農家樂推薦引流”,實則是為博取眼球、吸引游客故意編造的不實言論。
捏造事實搬弄是非。個別自媒體和網民或虛構杜撰、捏造事實,或捕風捉影、夸大其詞,或混淆視聽,顛倒黑白,造謠傳謠,造成不良社會影響。比如,謠言“廣東交通最落后的縣沒有國道”“四川涼山最落后山村不通電”與事實嚴重不符,歪曲當地經濟社會發(fā)展和脫貧攻堅成果,對涉事地方形象造成不良影響;謠言“‘中國最貴景區(qū)’樓蘭故城門票3500元”“新疆克拉瑪依有風力機著火損失千萬”“河南鄭州地標建筑‘大玉米’樓被大風刮歪”等純屬捕風捉影,刻意博人眼球,徒增網民擔憂情緒。還有個別自媒體利用網民對大熊貓的關注和喜愛,編造“旅美大熊貓‘洋洋’口吐白沫、餓得啃墻皮”“大熊貓國際合作是‘將大熊貓送給外國人做黑實驗’”等謠言,抹黑我國大熊貓保護和國際合作工作,傷害社會信任。此外,根據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披露,所謂“所有人入境中國都會被查手機”的謠言,出自境外反華敵對勢力故意造謠抹黑、搬弄是非,實屬荒謬至極。
胡亂科普誤導認知。一些自媒體為博眼球、引流量,利用人們對各類科學知識的好奇和需求,制作散布網絡偽科普,不僅誤導社會公眾,有些甚至借機兜售各種保健品、營養(yǎng)品、化妝品,令網民上當受騙。比如謠言“河南小麥單產破2500公斤”無視農業(yè)生產和科技發(fā)展客觀規(guī)律,信口開河炒作小麥產量,嚴重攪亂公眾認知;“發(fā)生在我國的紅色極光是‘假極光’?”“太陽耀斑會導致頭痛、失眠?”等說法看似新奇,實則缺少科學依據和嚴謹論證。另有“靠吃減脂餐就能輕松變瘦”“結石患者不能吃豆制品”“每天只需睡2個鐘頭,其余都是浪費時間?”等說法,打著“科學”的幌子傳播似是而非的觀點,渲染焦慮情緒,誤導人們日常健康生活。
進入6月,恰逢端午、中高考、畢業(yè)季等重要節(jié)點,涉旅游出行、節(jié)慶民俗、中高考政策、求職就業(yè)等領域的話題關注度高,各類謠言亦或隨之增多。中國互聯(lián)網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提醒廣大網民,天氣日漸炎熱、頭腦務必冷靜,面對海量網上信息,始終保持理性客觀態(tài)度,切實增強識謠辨謠能力,共建共享清朗網絡空間。